很多年后,在深夜里,我都會忍不住回首那段不堪的經歷。
我在想,要是沒有那番過往,我的人生歷程,將是多么的黯然失色。那年我失業了,斷了經濟來源。再加上剛買房子,女兒也剛剛出生,生活窘迫得很。為減輕壓力,妻子帶著女兒投奔了娘家。因為沒錢租房,我就在剛買的簡陋的毛坯房子里隨便搭了個窩。后來我在大橋下見過流浪漢的臨時住所,跟我那個窩沒什么兩樣。貧寒年月中,為了省錢,我一天只吃兩個包子。后來沒錢了,就干脆不出門,躺在窩里看書,餓得兩眼發黑。一天上午,老作家張星波先生打電話喊我吃飯,那個瞬間我覺得遇上了活菩薩。于是我拖著骨瘦如柴的肉身艱難地走到了城東新村的一家餐館。席間星波先生跟我說話我都很少回應,因為確實是有氣無力。狼吞虎咽吃飽了飯,才算緩過神來。先生跟我說了很多鼓勵的話,我來不及感動,因為要忙著將剩下的菜飯打包。從餐館出來,想起先生的話,一剎那淚濕眼眶。回來的時候路過一家報刊亭,于是向老板討要一份報紙看看。猛然在報紙上看到一條高坪關于油菜花節的征文信息,一等獎的獎金是一千元。在當時來說,這是本地歷史上的最高獎金了。我雙眼放光,覺得生財的機會就在眼前。于是立馬回家,找來兩張白紙趴在冰涼地上就開始寫。房子四處透風,儼然苦寒之地。寫完之后天都黑了,雙腿發麻,雖然有些餓,但我想,中午打包的飯菜還是留著明天吃吧。“上天有好生之德”在那段時間很是具象化,那個征文我還真獲了一等獎。當我拿著獎金去銀行交房貸月供的時候,我知道饑饉之虞又會接踵而至。要不是有過一段“窮兇極餓”的經歷,我不會體驗到人生的艱難,也不會想到有飯吃才是最具幸福感的事情。雖則有此經歷,但艱難未生戾氣,窮困不失堅強。生活沒有饒過我,當然我也沒有放過生活。我依然與生活對峙,讓它最終屈服于我。所以,當前年路過天馬路“蒸瀏記”餐館的時候,我會被店門口的一塊牌子深深打動。內容如下:如果您在經濟方面暫時遇到困難,無力支付本次餐費,請您告訴我們的店員,本店會免費為您提供一份“江湖救急餐”,希望能幫助您過眼前難關,也請您相信這世界永遠都會有光。加油!朋友,沒有邁不過的坎。挺過去,前面就是藍天!我站在牌子前,一字一句地讀下去。周遭車水馬龍,甚為嘈雜,但我讀得非常認真。往事再次涌上心頭,身當其際,我甚至差點產生了幻覺:我走進店里,面紅耳赤地對店家講,我需要一份江湖救急餐。
是啊,一個人連飯都吃不上的時候,其狼狽和潦倒可想而知。當這個人路過這里,看到這塊牌子的時候,他會看到希望,感受到溫暖——這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救濟,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支撐——他眼中會有淚,會有光,他會感受到愛,會找到生活的勇氣,縱然再難,也能一路苦撐。后來的日子,再去“蒸瀏記”用餐,我都會對這個品牌充滿敬意,甚至有種朝圣的感覺。這種善意是能夠感染人的。所以每次去早餐店吃面,我也會捐出一點錢,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幾份“愛心早餐”,同時也向我的前同事、愛心早餐策劃者歐陽穩江致敬。最近看了一部老電影,叫《當幸福來敲門》,該片根據美國投資專家克里斯·加德納(Chris Gardner)的真實經歷改編,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、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,如何刻苦耐勞的盡單親責任,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,最后成為知名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。里面有一個橋段:當克里斯·加德納因為支付不起房租,和年幼的兒子走投無路住過公廁之后,來到了教堂。教堂提供了免費的食物,之后,舞臺上響起了唱詩班的頌歌《Lord, don't move that mountain》。歌詞是:別讓險峻離開,賜予我翻越攀登之力,請別挪開我足下的絆腳石。但請上蒼,指引我前進的方向。我的負擔,如此沉重,痛苦難以忍受。但我不會,也不曾放棄。只因你給予我的承諾,你曾與我在祭壇相遇……臺下的克里斯抱著熟睡的兒子虔誠地站了起來,他的眼神中,分明寫滿了希望和力量。是的,沒有與我相同經歷的人,對漂母施舍韓信的一飯之恩不會心泛漣漪,因為吃飯是人類最基本的保障。對于一個生活陷入絕境的人,比起食物的恩賜,精神的鼓舞顯得更加重要。日本有位知名的醫生,在冬天里,每次查房前,他都會把手插進衣服的口袋里,因為口袋里有一個暖手寶。他說:如果我每次與病人握手時,他們感受到的,是一只冷冰冰的手,會是多么的絕望。讓無力者有力,讓悲觀者前行。立在蒸瀏記門口的那塊牌子,以及牌子上的文字,對于窮困者來說,是一種莫大的鼓舞。這是一盞燈,一定會照亮他們的前行之路。作為一個品牌策劃者,我堅定地認為,這個善舉,這份世道人心,讓蒸瀏記從“小我”走向了“大我”。所謂的品牌文化,其實就是一種教養,一種品質。這種品質歷經多年的沉淀,就會形成一股清流,一種做大向強的底氣,以及受人尊敬的資本。